南科大生物醫學工程系吸收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的本科培養課程,建立了加強版的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的培養思路,它的諸多課程將培養學生運用工程學和應用科學的知識和技術解決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科學問題,充分研究生命系統及其行為,以及開發生物醫學系統和設備的能力。現代工程學包括了測量、數據采集和分析、仿真和系統辨識等高端的方法,這些方法在個體細胞、器官、整個有機體和生物種群的研究中有非常大的價值。數學模型不斷增長的應用價值(例如分析生命系統)也是當代科學研究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此外,生物醫學工程系的課程還強調基礎工程科學與應用型物理/生物科學方向的工程技術(特別是生物力學,細胞與組織工程,生物信號與生物醫學成像方面,以及神經生物工程)的融合。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各級課程都基于工程學和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礎上,課程延伸至三個方向:生物力學, 細胞與組織工程, 生物信號和生物醫學成像以及神經生物工程。這些方向的內在廣度和大量的選修內容,將使得培養的學士學生具備在任何生物醫學工程領域開展專業活動,或進入研究生院進行相關領域研究的能力。
1. 培養學生將來就職于醫療設備行業、工程咨詢和生物技術等專業技術領域;
2. 培養學生未來在生物醫學工程或相關的專業進行研究生學習;
生物醫學工程系本科課程將使畢業生具備如下的能力:
(a) 靈活應用數學, 基礎科學和工程知識的能力;
(b) 設計并進行實驗, 分析及解釋數據的能力;
(c) 設計系統、組件或程序, 以滿足經濟、環境、社會、政治、道德、健康與安全、制造工藝和可持續發展等現實問題所需的能力;
(d) 多學科團隊合作的能力;
(e) 確定、表述和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
(f) 對于專業和道德責任的充分理解;
(g) 有效溝通的能力;
(h) 學習內容的充分推展,以及理解基于工程學的解決方案在全球化經濟、環境和社會等背景下的重要價值;
(i) 意識并積極參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j) 對當代熱點問題的思考和認知;
(k) 使用工程實踐所需的技術、技能和現代工程工具的能力;
(l) 對生物學和生理學知識的充分理解;
(m) 應用高等數學(包括微分方程和統計)、科學知識和工程技術, 解決工程學和生物學交叉問題的能力;
(n) 對活體進行測量和解釋數據的技能,以及處理生物與非生物材料(或系統)的交互相關問題的能力。
前兩年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了堅實的物理、化學、工程基礎、數學、現代生物學的基礎知識,以便后續利用獨特物理方法開展對生物系統的研究。最后兩年本科課程提供堅實的生物醫學工程基礎,側重于生物醫學工程各項原理的整合,生理學的定量分析及對生物醫學系統的實驗量化及測量。課程中的核心課程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習奠定了廣泛且堅實的基礎,生物醫學專業選修課程,及其他院系乃至藝術及科學院系的課程學生均可靈活選擇,這一設定拓寬了生物醫學工程的專業教育的同時,為學生的全方位個性化發展提供保證,因此生物醫學工程學生可在教授指導下從事與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各類工作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為與醫療保健相關的各類大型企業,包括制藥,醫療設備,人工器官,修復和感官助劑,診斷,醫療儀器儀表和醫療成像等。畢業生也可在政府相關監督部門,如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共健康中心,各類醫療機構及研究機構工作。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的工程及健康科學方向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
1、學制:四年。按照學分制管理機制,實行彈性學習年限。
2、學位:對完成并符合本科培養方案主修要求的學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3、最低學分要求: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畢業最低學分要求為142.5學分。
生物醫學工程
電路基礎The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材料科學基礎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理論力學Theoretical Mechanics、概率論與數理統計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細胞生物學Cell Biology、動物生理學Animal Physiology,定量生理學(一)Quantitative Physiology I、定量生理學(二)Quantitative Physiology II、生物醫學工程(一)Biomedical Engineering I、生物醫學工程(二)Biomedical Engineering II、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一)Biomedical Engineering Lab I、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二)Biomedical Engineering Lab II、生物醫學工程設計(一)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生物醫學工程設計(二)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sign II。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實驗和課程創新型實驗、專業實習(大三暑假),本科生創新實驗(大一春季開始,成績優異的本科生可跟隨教授從事科研工作),以及各類國內外本科生學術競賽等。
其中主要專業實驗包括:模擬電路實驗,生理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生物醫學儀器實驗、生物醫學信號處理實驗、生物醫學光學實驗,醫學圖像處理實驗等。(詳見表3)
通識必修課 54.5學分(不含英語)
通識選修課10學分
專業基礎課21學分
專業核心課18學分
專業選修課27學分
實踐課程12學分
最低畢業學分要求共142.5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