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lpr8k"></u>
<rt id="lpr8k"></rt>
  • <dd id="lpr8k"></dd>

      <acronym id="lpr8k"><track id="lpr8k"></track></acronym>
      <b id="lpr8k"></b>
    1. <xmp id="lpr8k"></xmp>
      1. <listing id="lpr8k"></listing>
        <u id="lpr8k"></u>
            1. ENG

              勇于冒險 甘于艱苦 樂于和諧

              Adventurous Arduous Amiable

              2021-12-21 | 教學新聞

              生醫工系第二屆學術交流日活動順利召開

              ? ? ? ?2021年12月18日,為加強師生交流,展示學生風采,促進合作創新,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黨總支主辦的獻禮建黨100周年“書記項目”——第二屆BME Research Day(學術交流日)活動,在工學院南樓813報告廳順利召開。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彭中華、生醫工系系主任蔣興宇及多位系內教師出席活動,與同學們交流探討科研成果。   蔣興宇主任致辭 ? ? ? ?活動伊始,蔣興宇講席教授致開場詞并介紹了活動舉辦的初衷及交流議程,鼓勵同學們在此次活動中,積極分享自己的所學所想。 彭中華副書記致辭 ? ? ? ?彭中華副書記作交流會致辭,稱此次活動的舉辦是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意識、推進“一支部一特色”基層黨建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大家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積極參與分享和討論,做到學以致用。 口頭匯報環節 壁報展示環節 ? ? ? ?隨后,口頭匯報環節正式開始,來自生醫工系各個課題組的17位研究生以及6位本科生們講述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并積極回答在場師生的提問。選手們的學術報告思維清晰、條理明了,充分展示了我系學生的高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超強的學術報告水平。壁報展示環節穿插其中,18位參展學生在介紹海報作品的同時,并就科研成果與在場師生展開討論。 獲獎學生合影 ? ? ? ?經激烈角逐,并由我系全體教授共同評議,最終決出本科生組最佳口頭匯報1名:王一珂、最佳壁報展示1名:吳雨桐,研究生組最佳口頭匯報2名:劉潔、李迓曦、最佳壁報展示2名:王美娟、查夢蕾。 合影 ? ? ? ?BME Research Day每年定期舉辦,是我系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也是提升我系學術氛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系特色傳統活動之一。今后,我系將繼續致力于搭建常態化學術交流平臺,助力形成良好學術氛圍,進一步實現學科特色發展和人才高質量培養目標。     供稿:生物醫學工程系 采寫:肖然

              ?
              2021-12-02 | 綜合新聞

              東北大學校長馮夏庭院士來校調研交流,并就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 ? ?2021年11月30日下午,東北大學校長馮夏庭院士一行來校調研交流。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院士、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院士、黨委常委、秘書長、黨政辦公室主任陳思奇老師,工學院院長徐政和院士、研究生院院長、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汪宏講席教授,黨政辦公室副主任劉立、國內合作與重大項目辦公室高山等出席活動,生物醫學工程系部分教研序列教師代表參加會議,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 ? ? ?薛其坤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學校和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整體情況,希望以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為發展合作契機,兩校可以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共同打造青年人才培養高地,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薛其坤校長致辭 ? ? ? ?馮夏庭校長高度贊賞南科大十年發展成果,并介紹了東北大學的基本情況。他表示東北大學和南科大是互補型的學校,希望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建設、人才培養及科研創新等各方面優勢互補,在生命科學前沿和醫工交叉融合領域努力形成新增長點,積極推動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的轉型升級、內涵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東北大學馮夏庭校長致辭 ? ? ? ?隨后,南科大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蔣興宇針對全系具體情況進行專題匯報,生醫工系將繼續完善新工科教育體系、推進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并進一步結合地域特色和行業背景,在科研上注重凝練突出自身特色優勢,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做高質量、高水平的研究。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與東北大學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展開深入合作。 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蔣興宇作介紹 ? ? ? ?東北大學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趙越從學校發展歷史、師資隊伍與資源、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等多角度對學科現狀和發展規劃進行了全面探析。并表示東北大學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與南科大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在生物傳感分析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正在合作開發的體外神經系統等項目,將有望應用于一體化可穿戴設備、人機交互、健康監測等領域,最終為人類的生命健康造福。 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執行院長趙越作介紹 ? ? ? ?最后,東北大學校長馮夏庭與南科大薛其坤校長簽署了兩校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戰略合作協議,兩校將在此基礎上展開深度合作,共同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實現雙贏。 簽署合作協議 ? ? ? ?馮夏庭一行還參觀了我校辦學成果展廳、冷凍電鏡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實驗室等,詳細了解學校辦學情況。 參觀蔣興宇講席教授實驗室 ? ? ? ?東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興偉、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強、沈陽新華通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賈輝、對外聯絡與合作處處長李鶴、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院長徐新陽、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執行院長趙越、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帥、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馬賀、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助理王之瓊、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系主任崔笑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合影       采寫:史彥祺 攝影:張曉燕

              ?
              2021-11-26 | 綜合新聞

              祝賀我系金大勇講席教授當選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

              ? ? ? ?2021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金大勇講席教授當選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這是繼今年7月榮獲澳大利亞桂冠教授后的又一殊榮。 ? ? ? ?作為多學科交叉的頂尖科學家代表,金大勇講席教授還曾先后于2015年榮獲澳大利亞科研最高獎尤里卡獎交叉學科創新獎,2016年當選澳大利亞百名科技創新領軍人物,2017年榮獲澳大利亞科學院工程科學獎以及同年榮獲澳大利亞總理獎—年度物理學家獎。 金大勇講席教授 ? ? ? ?金大勇講席教授1979年出生于中國遼寧,今年42歲。他2002年本科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物理系,2003年從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出國求學深造,師從時任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科研副校長Jim?Piper教授,?于2007年獲得博士學位。2012年到2015年在他的母校麥考瑞大學從講師先后晉升到高級講師、副教授和教授,2015年任悉尼科技大學生物醫學材料及儀器研究所所長、澳大利亞國家可集成生物醫療儀器與技術轉化基地所長,2017年任悉尼科技大學杰出教授,2019年任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席教授。 ? ? ? ?金大勇講席教授研究專業領域涵蓋了生物光子學、生物醫療診斷、精密光學儀器、生物光子傳感器、納米技術、稀土熒光探針、類器官生物芯片、微納機器人及相關生物醫學儀器自動化等。共發表了二百余篇高水平學術文章,包括三十余篇原創性工作發表在《Nature》及子刊中;同時還有十余項國際發明專利。 ? ? ? ?多年來,金大勇講席教授在交叉學科的路上勇于探索,帶領團隊取得了一系列全球領先科研成果,包括創新開拓的國際領先的單分子數字生物成像技術,即利用稀土探針、量子點、微納激光、納米晶體“超點”等技術研發的時間分辨和超分辨顯微成像系統,多項技術參數領先。這一系列技術的開發和科學方法學的探索不僅適用于早期流行病檢測、傳染病快檢、高通量藥物篩選、細胞方法學、蛋白組學與免疫組學最終達到精準醫療,而且對農業育種、食品檢測、環境科學等領域都起到重要的技術推動作用。 ? ? ? ?在新材料學科,他解決了多功能納米探針材料的可控、可重復和高效率合成的技術難題,為新型材料制備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思路;在開發納米探測器和納米尺度表征儀器的基礎上,他發現了克服“濃度猝滅”的新方法,從而在單顆粒納米級別上實現了高濃度稀土摻雜將紅外光轉換為高亮度的可見光,并實現了時間編碼、納米測力和溫度傳感,以及超靈敏超分辨成像等技術;在這次新冠疫情的防御上,他的團隊成功研發并成功向西澳珀斯的Alcolizer轉化了一項可用于唾液檢測并在十分鐘內出結果的全新試劑、儀器和方法。 ? ? ? ?金大勇講席教授站在全球科技前沿,不斷攻克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接下來將在量子生物學領域進行開創性研究,將活細胞成像拓展至亞細胞器互作和單分子水平,從而獲得生物組織和細胞蛋白組學信息和磷脂分子分布圖像,打造三維“生物細胞街景圖”,完成過程可視化;從實現定性分析轉向單分子數字定量分析,從結構成像轉向功能成像,獲得細胞器互作的真實景象,以解碼生命的復雜性與疾病產生的原因。可廣泛應用于疾病早期診斷、生物靶向醫療、靶向新藥研發、防偽數據存儲和納米光學等領域。他和他的團隊將引領世界量子生物領域的創新發展。 ? ? ? ?南科大生醫工系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初步建成了一支國際化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截至目前,系核心教師共計40名,其中3名講席教授,2名教授。多名教師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等項目和獎勵。教學科研系列教師100%具有海外工作經驗,100%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學工作或學習的經歷,半數教師獲國家級人才稱號。 ? ? ? ?再次祝賀我系金大勇講席教授!

              ?
              2021-11-17 | 科研新聞

              南科大微流控-生物材料實驗室科研進展榮獲Cell Press 2020中國年度論文

              ? ? ?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微流控-生物材料實驗室于Cell Press旗下期刊Matter上發表的論文“Electronic Blood Vessel”獲評物質科學領域“細胞出版社2020中國年度論文”。該研究通過使用聚(L-丙交酯-co-ε-己內酯)(PLC)來封裝液態金屬以制造柔性和可生物降解的電路,從而開發了一種電子血管。 ? ? ? ?這種電子血管可以將柔性電子與三層血管細胞集成在一起,以模仿和超越自然血管。該電子血管通過電刺激可以有效促進內皮傷口愈合模型中的細胞增殖和遷移,并可以通過電穿孔將基因可控地遞送到血管的特定部位。通過兔頸動脈置換模型的3個月體內研究,作者評估了電子血管在血管系統中的功效和生物安全性,并通過超聲成像和動脈造影證實了其通暢性。該研究為將柔性、可降解生物電子學整合到血管系統中鋪平了道路,該系統可以用作進一步治療的平臺,例如基因療法、電刺激和電子控制的藥物釋放。將來,該電子血管可以與其他電子組件和設備集成在一起,以實現診斷和治療功能,并通過在血管組織-機器界面中建立連接,從而極大地增強其醫學功能。 ? ? ? ?據悉,Cell Press 細胞出版社是國際知名的全學科學術出版機構。自2015年起,細胞出版社每年都會梳理發表在旗下期刊上的中國論文,對于中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交叉科學等全科學領域的科研成果進行系統的介紹。2020年,發表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上的中國論文共758篇。經Cell Press編輯提名、第三方專家委員會的獨立評審,并綜合論文下載量、引用量和領域內突破性等權衡標準,在入選論文中評選出生命科學領域、物質科學領域及交叉科學領域“細胞出版社2020中國年度論文”共30篇(每個領域10篇)。   ? ? ? ?論文鏈接: ? ?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238520304938

              ?
              2021-11-04 | 綜合新聞

              消防安全,預防先行——生物醫學工程系舉辦消防應急預演

              ? ? ? ?為進一步增強我系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發生火警火災時,能臨危不亂,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線安全疏散,2021年11月4日,生物醫學工程系在工學院南樓開展了消防應急預演。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彭中華、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蔣興宇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系全體安全員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 ? ? ? ?活動開始,工學院安全員譚志偉老師介紹了本次消防演練的必要性,號召大家對安全問題引起重視。來自安全、健康與環境辦公室的程慶偉老師針對疏散路線、安全員的職責及注意事項作了明確清晰的部署安排。隨后,彭中華副書記作講話,他強調“安全第一,安全無小事”,并預祝此次預演圓滿成功。 彭中華副書記作講話 ? ? ? ?會上,系主任蔣興宇老師對工學院舉辦此次活動表示感謝,要求各課題組前來參會的安全員務必重視各類安全培訓,會議期間做好記錄,將會議細節傳達給各實驗室成員。此外,蔣老師還結合自己在美國親歷實驗室火災的事例和大家再次強調了消防演練的重要性。他表示,自己將不定時到各個實驗室巡查,如發現任何安全隱患,會及時指出,要求整改,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蔣興宇講席教授作講話 ? ? ? ?隨后,安全員們針對具體的演練流程與在場老師進行交流。在模擬警鈴響起后,大家選擇了就近的安全樓梯預演了消防疏散。 疏散演練 疏散演練 ? ? ? ?會后,為了繼續加強安全員的防御災害事故的能力,學校安保老師為在場人員介紹了消防栓及滅火器的使用知識,強調了使用過程中的注意點,并正確示范了使用操作。 消防栓及滅火器使用介紹     生物醫學工程系安全管理委員會

              ?
              2021-10-28 | 科研新聞

              科普系列 | 多藥耐藥細菌介紹及其感染的納米醫學防治

              ? ? ? ?1928年,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抗生素——青霉素由英國細菌學家Alexander Fleming發現,自此改變了人類與病原菌間的斗爭。隨后幾大類天然抗生素的發現,開啟了人們抵御常見病原菌感染的新時代。然而,自從20世紀40年代第一支青霉素投入臨床,對其耐藥的細菌就層出不窮。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對各種細菌產生了極高的選擇壓力。 ? ? ? ?通過質粒上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種內和種間的橫向傳播,細菌可以自然地獲得和積累耐藥基因。 尤其是醫院和畜牧業廣泛使用抗生素,大大加速了細菌耐藥性的發展,給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負擔。為了克服細菌耐藥性問題,人們增加了天然抗生素篩選的規模和深度。然而,隨著新型天然抗生素的發現越來越難,人們只能被迫轉向其他方法,例如對現有的抗生素結構進行修飾或半合成;微生物發酵篩選;使用新出現的基因組學方法以及高通量篩選來獲得目標產品。盡管這些努力對人類與耐藥菌的對抗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巨大的人力和資金投入與產出并不成正比。由于投入產出比極不平衡,不少藥企在新抗生素的研發上已經停止投入過多精力,這也導致了抗生素產品線的逐漸枯竭。與此同時,耐藥菌株增多的趨勢依然勢不可擋。 ? ? ? ?通常,如果一種細菌攜帶多種抗生素的耐藥基因,我們就稱其為多藥耐藥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或“超級細菌(Superbug)”。自1960年代以來,人們陸續發現了多種“超級細菌”。除了被稱為”ESKAPE”的六大常見多藥耐藥菌之外(E: 糞腸球菌,S:?金黃色葡萄球菌,K:肺炎克雷伯菌,A:鮑曼不動桿菌P:銅綠假單胞菌E:腸桿菌屬),諸如多藥耐藥的念珠菌屬(Candida),艱難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等,也在逐漸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19年估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超過 280 萬例耐藥細菌感染,導致 35,000 多人死亡。在美國,社區相關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每年會給社會帶來1.4-13.8億美元的負擔,而且這一數額還在不斷增加。 ? ? ?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于耐藥菌認識的不斷加深,一些條件致病的多藥耐藥菌所受的關注也在增加,例如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RSE)。由于其廣泛分布于人體皮膚表面,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普通的共生菌。相較于分泌細菌外毒素較強的MRSA來說,其毒力較弱,難以引起正常人的系統性感染。然而,正是由于MRSE 的廣泛分布,使得其增加了對人體的感染機會。另外形成生物膜(由細菌分泌的生物大分子及活細菌構成的厚毯狀細菌群體,內含蛋白質、多糖、DNA等)的能力也使得MRSE能夠定植于導管表面,從而造成反復且難以處理的院內感染,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在 2015-2017 年的一項調查中,MRSE被歸類為成人血流感染以及成人手術部位感染病原體中的頭號細菌。 ? ? ? ?此外,由于MRSE可以頻繁地交換和積累耐藥基因而不會引起身體癥狀,它也作為潛在的耐藥基因庫來促進種內和種間的耐藥轉化,從而促使更多多藥耐藥菌株的產生。在過去的20 年中,新抗生素的開發停滯不前,而多藥耐藥細菌層出不窮。人們迫切需要尋求新的方法來擴大針對 MRSE、MRSA 和其他多藥耐藥細菌的一線藥物,尋找包括抗多藥耐藥菌株在內的廣譜藥物和難以誘導耐藥性的藥物變得迫在眉睫。 ? ? ? ?在傳統抗生素工業的高通量篩選以及化學合成與修飾以外,納米抗菌材料,尤其是抗多藥耐藥菌的納米材料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相較于傳統抗生素,納米抗菌材料的合成摒棄了大量繁瑣的合成與提純過程,僅需要對其進行簡單的修飾。其生物相容性也相對較好。另外相較于抗生素依賴特定靶點的問題,納米抗菌材料能夠多通路抗菌,使細菌不易對其產生耐藥性。以上這些都為治療耐藥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策略。抗耐藥菌納米材料一般可以簡單分為有機、無機和復合材料三大類別。有機抗耐藥菌納米材料的來源可以是天然動植物及其代謝產物,通過對其結構的化學修飾賦予其較好的抗耐藥菌效果;也可以來源于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 ? ? ?從蝦、蟹等水生節肢動物的外骨骼中提取并處理得到的殼聚糖(Chitosan),作為天然獲取的正電有機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人體相容性和代謝性。它能夠與細菌表面負電荷吸引而破壞其膜結構,從而達到殺菌的目的。通過進一步在其側鏈引入一系列的抗菌基團(季銨基,胍基),修飾后的殼聚糖能夠擁有更強的抗耐藥菌效果。類似的修飾也被應用在棉纖維和紙漿纖維上。同樣是天然多糖,納米原纖化纖維素作為一類取材于天然植物纖維的納米材料,其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非常好。通過溫和的氧化處理,醛基化的納米原纖化纖維素作為傷口敷料,展現出對MRSA極好的殺傷效果。 ? ? ? ?人工合成的抗耐藥菌納米聚合物多種多樣,以超支化聚乙烯亞胺為例,這種帶正電的合成納米高分子能夠以細菌的細胞壁為目標,阻斷耐藥酶的作用,進而破壞MRSE耐藥性。與抗生素協同使用,超支化聚乙烯亞胺能夠敏化MRSE,進而增強已耐藥抗生素的殺傷效果。除了化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抗耐藥菌納米材料,超分子自組裝納米材料,即通過一系列分子間作用力控制分子的聚集行為,使其在溶劑中組合成為納米網絡,在此過程中凝聚并抑制多藥耐藥細菌的增長,也是一種有效控制和殺滅耐藥菌的手段。 ? ? ? ?無機抗耐藥菌納米材料主要包括碳基、硅基和金屬基抗耐藥菌材料。其中各類金屬鈉米顆粒及金屬化合物顆粒組成了對抗多藥耐藥菌感染的有效力量。銀作為一種具有抗菌效果的金屬,以其為原料制成的器皿和餐具自古以來就一直被人們使用。制成銀納米顆粒后,由于比表面積增大,銀具有了更強大的抗菌效果,協同使用后,銀納米顆粒更是能夠成百上千倍的增強抗生素對多藥耐藥細菌的殺傷力。但是銀離子對于人體的毒性一直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通過簡便的方法將納米尺度的銀納米顆粒同介孔硅材料進行結合,能夠在維持其抗菌濃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對于人體細胞的毒性。另外將其與金或其他金屬制成合金納米顆粒,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其人體相容性。 ? ? ? ?金納米顆粒在1857年被發現,相較于銀來說,金具有較高的化學惰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因此其抗菌應用也更加廣泛。我們發現將抗生素的合成中間體與金納米顆粒進行結合,能夠增強其對耐對應抗生素的大腸桿菌的殺傷作用。金納米顆粒的神奇不僅僅局限于此,將抗菌活性較弱的氨基嘧啶衍生物修飾在金納米顆粒表面后,其展現出對于多藥耐藥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高效殺滅效果。這種修飾了氨基嘧啶衍生物的金納米顆粒通過改變細菌表面正常生理電位,抑制ATP合酶活性,降低ATP水平,使得細菌的代謝水平整體下降。另一方面抑制核糖體亞基與tRNA結合,破壞其翻譯過程。這種多靶點作用使得金納米顆粒在有效對抗多藥耐藥細菌的同時不容易引起耐藥性的過度積累。通過和其他非抗菌小分子共修飾,這種雙配體的金納米顆粒更是對多種耐藥革蘭氏陰性和革蘭氏陽性菌都展現出抗菌效果。除了氨基嘧啶類小分子,氨基糖苷類小分子也能夠在偶聯金納米顆粒后展現出對于耐藥菌的殺滅效果。將其制成涂層或者通過紡絲的方式織成傷口敷料后,都能夠有效防止多藥耐藥細菌的黏附和后續生物膜的形成。 ? ? ? ?除了對于其表面配體類型進行改變,對于金納米顆粒的表面配體密度進行調節能夠使得金納米顆粒的抗菌譜在陽性耐藥菌和陰性耐藥菌之間轉換,可以用于治療復雜的復合型耐藥菌感染。另外對于金納米顆粒的核心進行其他貴金屬的摻雜也能增強其抗菌活性。通過調控摻雜比例,金-鉑、金-銠、金-釕合金構成的合金納米顆粒均對于多重耐藥的革蘭氏陰性菌展現出較高的抗菌活性。金納米顆粒的粒徑在幾到數百納米不等,因此對于其尺寸的調控也展現出與其抗耐藥菌活性極高的相關性。通過減小金納米顆粒的尺寸到小于2納米的范圍,金納米顆粒的抗菌譜和抗菌活性相較于尺寸稍大的金納米顆粒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 ? ? ?通常我們將直徑小于2納米的金納米顆粒稱為金納米簇。在對抗多藥耐藥細菌的方面,金納米簇因其高穩定性、制備簡單和穩定的熒光而被廣泛研究。通過在其表面修飾長鏈季銨配體,這些帶有橙紅色熒光的金納米簇能夠有效破壞MRSA的細胞膜結構,進而治療MRSA引起的傷口感染。將其修飾在牙套表面后,其出色的抗菌能力能夠有效治療耐藥鏈球菌引起的口腔炎癥。特別地,由于其獨特的光熱效應,修飾了DNA酶的金納米簇能夠有效的破壞生物膜,進而產生廣譜的抗耐藥菌效果。 ? ? ? ?雙配體修飾的金納米簇能夠有機結合兩種配體的優勢。通過優化配體比例,金納米簇可以通過多種抗菌作用有效殺死多藥耐藥的革蘭氏陽性菌,包括誘導細菌聚集、破壞細菌膜完整性和電位以及產生活性氧。此外,將優化后金納米簇與一線抗生素相結合可以顯著逆轉耐藥,從而大大提高一線抗生素的療效,增強體外和皮膚感染動物模型對多藥耐藥菌的抗菌活性。此外,這些金納米簇的近紅外熒光可被用于監測其生物分布和體內清除效率。 ? ? ? ?以二硫化鉬為代表的二維納米金屬化合物抗菌材料,能夠響應光線的照射進而釋放出活性氧。這些活性氧基團作為高效的氧化劑,能夠與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例如膜蛋白以及DNA結合并損壞其結構。因此,這些二硫化鉬納米片能夠廣譜性地殺滅多重耐藥的大腸桿菌和MRSA。 ? ? ? ?將有機和無機的抗耐藥菌納米材料進行結合后,其性能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例如將納米晶體纖維素作為底物,在其表面合成銀納米顆粒,不僅可以用于葡萄糖的比色檢測,其對于多種耐藥的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也表現出極高的抗菌作用。將氨基嘧啶衍生物負載的金納米顆粒同細菌纖維素相結合,得到的抗菌輔料不僅能保持金納米顆粒優良的抗耐藥菌效果,其物理化學性質,包括吸水能力、機械應變和生物相容性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隨著抗生素危機的逐漸來臨,這些新興的抗耐藥菌納米材料為我們對抗日益增長的多藥耐藥細菌種類以及越來越普遍的耐藥細菌感染構筑了新的防線。我們設想這些抗多藥耐藥菌納米材料能夠在不遠的未來脫離實驗室進入到醫院、學校、工廠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類的健康助力。   拓展閱讀: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1/sc/D1SC03056F     本文作者:龐澤陽 微流控-納米生物實驗室

              ?
              2021-10-10 | 教學新聞

              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2021年戰略咨詢會順利召開

              ?? ? ? ?2021年10月9日,南方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2021年戰略咨詢會在辦公樓201召開,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院士(線上)、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院士、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顧東風院士、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楊學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楊廣中院士(線上),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徐政和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院長、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汪宏講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黨委書記、工學院副院長、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貢毅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科研部常務副部長王亞武等出席會議,院系全體教研序列教師參加會議,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徐政和院士主持會議。 合影 ? ? ? ?顧東風代理副校長代表學校首先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并介紹了學校和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整體情況,對生物醫學工程系的發展充滿信心。他表示,擁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南科大生醫工系,應充分把握機遇,將“雙區”資源、師資優勢、科研實力注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南科大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引領大健康產業發展,打造創新育人先行示范。 代理副校長顧東風院士發言 代理副校長楊學明院士發言 ? 工學院院長徐政和院士主持會議 南方科技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院院長、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汪宏講席教授出席會議 ? ? ? ?隨后,系主任蔣興宇針對生物醫學工程系具體情況進行專題匯報,報告從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歷史、師資隊伍與資源、科研創新、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與學科聲譽等多角度對學科現狀和發展規劃進行了全面探析。蔣興宇強調,生醫工系將繼續完善新工科教育體系、優化培養方案、推進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推進校企協同育人。在科研工作方面,要推進“頂天立地”的科研工作建設,不僅要不斷推進科研成果,也要將科研技術落地,促進和企業的合作。 蔣興宇講席教授作匯報 ? ? ? ?專家們圍繞會議議題,結合各自院校的學科發展經驗,針對學科方向、學科師資、科學研究、人才引進和未來規劃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分享與獻言獻策。專家們充分肯定了生物醫學工程系近年來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了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院士發言(線上) 頒發聘書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院士發言 ? ? ? ?專家們建議,我系發展要進一步結合地域特色和行業背景,在科研上注重凝練突出自身特色優勢,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同向同行,并強調要形成合力,發展有特色的科研工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專家們強調系里年輕PI們要沉下心來,苦練內功,要做愛崗敬業、具有奉獻精神的優秀教師;在學科方向上,要搶抓機遇,形成獨樹一幟的特色專業,多交流、多交叉、多融合、多創新。 ? ? ? ?與會教師就團隊建設、人才培養、學科交叉等方面和專家們進行了互動交流。專家們強調,生醫工系應組織骨干力量,承接更多的國家項目,把海外英才聚集起來,為國家科技創新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會議現場 ? ? ? ?最后,系主任蔣興宇在總結講話中強調,各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為我系下一階段的戰略規劃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全體教職工要統一思想,認真學習、落實到位,全面推進我系發展建設再上新臺階。   ? 采寫:張藝真

              ?
              2021-09-30 | 綜合新聞

              工學院安全領導小組檢查生醫工系實驗室

              ? ? ? ?國慶假期在即,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和學校相關工作安排,為切實做好國慶放假期間實驗室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隱患,預防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發生,9月30日下午工學院安全領導小組對生醫工系實驗室進行了全面檢查。彭中華書記、譚志偉老師在生醫工系安全員鄧丹丹陪同下,對各實驗室安全進行了詳細檢查。 ? ? ? ?彭書記對實驗室以及實驗人員的安全十分重視。一進實驗區,只要看到實驗人員沒有穿實驗服,彭書記一定會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注意穿實驗服。對于實驗室功能分區不明顯、生活區跟實驗區距離分隔夠的情況,彭書記建議把靠近座位區的實驗臺用來作為物資存儲空間,將需要實驗用到的設備挪到封閉實驗區等。 ? ? ? ?彭書記還檢查了各實驗室的急救藥箱到位情況,解釋了急救藥箱放在實驗區的必要性,并提出具體建議,指出藥箱應放在什么位置以便拿取。 ? ? ? ?對于滅火器材,彭書記、譚志偉老師也親身示范了如何檢查滅火器的有效期,并檢查卡片填寫情況,以及指導卡片張貼在什么位置更便于檢查和填寫。 ? ? ? ?彭書記和譚志偉老師還檢查了各實驗室的化學品使用和存儲情況,對生醫工系整體實驗室安全還比較滿意。期間,特別稱贊了吳德成老師實驗室,認為如果每個實驗室的管理都這么規范的話,就很省心了。 ? ? ? ?彭書記最后強調了各實驗室的安全檢查日志一定要及時填寫,更新到當天。 ? ? ? ?此次工學院領導們一絲不茍地檢查實驗室安全工作,消除實驗室安全隱患,期望在節假日期間仍能保證實驗室安全運行的舉措,讓在場師生們都感受到了工學院對實驗室安全和實驗人員安全的用心。   ??????????????????????????????生醫工系安全管理委員會 采寫:鄧丹丹 ??????????????????????????????????2021.9.30

              ?
              2021-08-26 | 綜合新聞

              生醫工系蔣興宇系主任帶隊檢查實驗室安全

              ? ? ? ? ?7月21日,臨近學校暑假,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蔣興宇講席教授在事先未通知各實驗室情況下,對生醫工系位于工學院大樓內的所有實驗室進行了安全突擊檢查。在此期間,蔣老師指出了各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督促各實驗室做出整改。 ? ? ? ? ?此次突擊檢查中,蔣老師發現部分實驗室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比如:實驗室內堆積大量紙箱、物品遮擋配電箱以及化學品存放不規范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蔣老師對實驗室負責人進行了通報批評。 ? ? ? ?此外,還發現部分實驗室的有機試劑和易燃試劑未收納進防爆柜、部分實驗室內在沒有人的情況下沒有鎖好門、因實驗過程操作不當使地板濕滑等問題。針對此類隱患,蔣老師當面指出問題,并拍照通知到具體實驗室,要求相關PI落實整改。 ? ? ? ? 本次實驗室安全檢查,檢查內容具體全面。對實驗室環境安全,例如門窗關閉降低物品丟失防盜風險、實驗室內部水電空調的使用安全和節能、激光等特種設備輻射的安全保護、消防滅火器材的配備和更新檢查、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存放、消防通道的堵塞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全盤清查。 ? ? ? ? 通過本次檢查,各實驗室對安全問題更加重視。實驗人員表示,今后將提高安全意識,在后續實驗操作過程中,也將會更注重實驗操作規范。   生醫工系實驗室安全管理委員會 2021年7月22日

              ?
              2021-07-07 | 黨建新聞

              生物醫學工程系各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講話

              生物醫學工程系第一黨支部學習情況: ? ? ? ?生物醫學工程系第一黨支部于2021年7月6日在工學院南樓812會議室召開組織生活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會上,第一黨支部書記吳德成同志帶大家溫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隨后,出席會議的32名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一一分享了自己學習心得。 ? ? ? ?作為從國外回來的教師,唐建波老師、劉泉影老師等分享了自己國內外經歷的對比,劉泉影老師分享說,在國外看了一些國內的影視和記錄片,更感覺到大國重器,迫切想回國做點事情。有著國內優越環境的便利,劉老師覺得更應該努力發展自己,為國家的發展得更加自由昌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唐建波老師通過闡述自己的留學經歷,分享了其在“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的深刻體會。 ? ? ? ?作為科研工作者的主力軍,生醫工系黨總支奚磊書記結合自己的工作,深刻闡釋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重要意義,鼓勵大家從隨式科研做到原創性的創新成果,從而實現技術突破。 ? ? ? ?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共產黨人,以史明鑒,我們沒有忘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對前人的浴血奮戰、犧牲奉獻換來的幸福我們應該備感珍惜和感恩。分享期間,多位黨員紛紛表示要利用現有的條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出更好的成果,為國家的下一個百年計劃舔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物醫學工程系第二黨支部學習情況: ? ? ?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生物醫學工程系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在工學院南樓722會議室集中觀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直播。大家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共同感受振奮人心的時刻。 會后,大家備受震撼,感慨萬分,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 ? ? ?7月6日,生醫工系第二黨支部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 ? ?張明明書記在會上緊密結合學校工作實際,與大家率先交流學習體會。他表示,我們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永遠銘記他們的付出,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同時,他希望在座同志們能夠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積極從中查找差距不足,促進改進提高。 ? ? ? ?隨后,與會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一一交流了感想。大家紛紛表示,習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思考。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百年,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一切的奮斗,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黨的正確領導,這一目標的實現,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 ? ? ?張明明書記最后總結道,生醫工系第二黨支部是一個學生支部,作為青年黨員,同志們應為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而自豪,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驕傲。今后應時刻響應黨的號召,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緊跟黨的步伐,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采寫:鄧丹丹、肖然

              ?

              聯系我們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學苑大道1088號

              bme@sustech.edu.cn

              關注微信公眾號

              <u id="lpr8k"></u>
              <rt id="lpr8k"></rt>
            2. <dd id="lpr8k"></dd>

                <acronym id="lpr8k"><track id="lpr8k"></track></acronym>
                <b id="lpr8k"></b>
              1. <xmp id="lpr8k"></xmp>
                1. <listing id="lpr8k"></listing>
                  <u id="lpr8k"></u>
                      1. 大陆妇女bbbbbb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