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應生物醫學工程系李凱老師的邀請,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常凌乾博士,在會議室202-2開展學術報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物納米技術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納米材料。 講座現場 2016年博土畢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曾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ofNotthTexas生物醫學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TenureTrack。人選20172年中組部干人計劃青年項目。現任北航單細胞分析納米技術研究所負責人,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納米醫藥分會青年委員,SC期刊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副主編(AssociateEditor)和C omputersin BiologyandMedicine編委(EditorialBoard),SpringerNatue《ElectroporationProtocol》第三版主編。兼任ACS Nano SmallLab Chup,Biofabricaior等30多個國際學術刊物的審稿人。已在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50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 NanoLetters. Small;Trends im????? Biotechnology.LabChip,ACSAM等。已申請和授權美國專利項,中國專利項。主編英文專著1部( Springer出版)書章節3章。獲得了諸多科研獎勵和茉譽,如俄亥俄州立大學2015年博士最高獎PresidentialFellowship,北德克薩斯大學RSG Awards, NINE 2018杰出青年科學家提名獎等。 此次講座內容主要涉及生物納米技術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納米材料。本次講座主要圍繞這幾個方向進行,研究方向涉及到納米基因轉染芯片技術,(比如納米電轉染、納米光電遞送系統,細胞微操縱技術)活細胞探針系統,比如(基因探針遞送和檢測系統、活細胞取樣和原位檢測、力學熒光納米傳感器)、在體生物芯片,比如(在體基因轉染和藥物遞送、柔性無創生理參數檢測)等等。 文字:劉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