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南方科技大學
承辦單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
一、會議概況:
世界各國在近幾年都參與人類大腦相關的研究,例如美國腦科學計劃、歐洲腦計劃以及日本腦計劃。2015年10月24日,在深圳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根據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蒲慕明的報告介紹,“中國腦計劃(China Brain Project)”也將公布。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楊雄里提到腦科學本身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盡管腦科學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但我們對腦的了解仍然很膚淺,特別是對腦的高級功能,如感知、思維、情緒、意識和智力等;其次,腦科學對人類的健康也相當重要,腦和神經系統的疾病不僅使社會耗費甚巨,且由于這些疾病會影響人類的高級功能,如思維等,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第三,如何借鑒腦的工作原理來推動人工智能、推動其他學科的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不管是在科學上,還是在推動經濟、產業發展上,“腦科學計劃”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人工智能發展早期的許多啟發來自于神經科學,神經科學也從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理論和模型中受益良多。學科交叉推動新興的神經科學發展。類腦人工智能至今最成功的例子,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深度學習系統在完成某些任務上(比如二維物體識別)已接近人的能力。
計算神經科學在我國還相對薄弱,但我們擁有大批杰出的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年輕人。他們若有機會進入腦科學,計算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便指日可待。這不僅會培養基礎研究的下一代領軍人,同時會帶出一大批類腦智能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新一代計算神經科學家,學術論壇與學校是一種有效的途徑。為了建立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有學術討論會以便于各領域的專家和學生定期集會、交流和開展合作,這對計算神經科學這樣的交叉學科尤為重要。因此,我們需要舉辦學術會議。
通過開展學術論壇,邀請專家進行若干講座,使參與人員快速了解本領域與相關領域的前沿信息及最新動態。論壇中學術討論會讓優秀的研究人員能夠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收到大家的反饋與建議后,明確下一步的目標與方式。所有參與人員在收聽別人分享的同時,也能獲取到更多的科研思路、想法,進而有助于下一步的研究和優化自身的學術體系。同時希望暑期論壇能夠吸引各個學科如數理化、工程、信息科學的人才轉到神經科學研究中來,培養受過良好定量訓練的新一代腦科學家。
二、會議內容:包括神經影像學 、臨床腦科學 、認知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類腦人工智能五個領域的學術報告與討論
三、會議時間:2020年8月20日- 22日
四、會議地點:線下地點為深圳海貝灣酒店 海邊中型會議室(白云廳)
線上直播網址為b站:
http://live.bilibili.com/22472454
五、會議安排: